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公告法规 > 正文

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2023年工作年报

发布时间: 2024/03/28       作者:

2023年,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下,牢记办馆的初心和使命,坚定文化自信、践行文化担当,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坚守“科普、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的办馆定位,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扎实推博物馆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经过全馆员工的共同努力,博物馆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主要工作

(一)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认真抓好主题教育各环节,有效教育引导博物馆工作人员进一步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继续推进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不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

(二)落实好迫在眉睫的馆藏安全及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

1.会同基建后勤管理处对博物馆五楼与六楼大门、六楼天台、展柜玻璃、展馆空调及用电线路等进行了多次调研,形成了《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六楼天台漏水、整个展馆空调设备运转不正常老旧安全隐患问题调研报告》《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关于场馆安全隐患风险问题的报告》等多个报告,并向学校领导进行了请示汇报。

2.会同基建后勤管理处、保卫处对博物馆五楼大门、世界货币展厅俄罗斯展柜自爆玻璃进行了更换。会同基建后勤管理处对六楼天花漏水处进行了修缮,对全馆空调进行了维修。暂时解决了整个场馆20台空调不制冷、开机困难及大门运行部分故障等问题。

3.会同基建后勤管理处对博物馆地板胶的保养与更换进行了多次调研,初步形成了博物馆地板胶保养更换方案。

(三)真抓实干,步步为营,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

1.补充有价值的藏品。利用好中央财政扶持资金,新增纪念币和纪念钞价值31万多元。

2.积极探索智慧博物馆建设。设计了数字化展厅建设方案,完成了五楼局部文物展柜设备升级改造项目的申报工作,配合学校招标采购中心完成了展柜提升改造的招标前期工作(由于学校决策变化暂停)。完成了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显示互动拓声系统论证、申报与采购工作。

3.完成了博物馆科普长廊文化宣传栏及馆内世界地图浮雕等设施更换的调研、招投标与采购工作。

4.顺利通过了广州市文旅局和省博物馆协会组织的博物馆运行评审,并获得运行奖励。

(四)开展沉浸式、体验式主题教育活动,寻访中华源远流长的货币金融文化和红色金融文化

1.协助广东金融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等系列讲话精神学习会,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取得扎实成效,活动在中国教育在线、触电新闻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

2.对接德庆县永丰镇开展“2023年乡村振兴主题干部轮训交流学习活动(第一期、第二期)”,馆长刘志梅教授作了主题讲解阐释,赢得轮训干部一致好评。

3.协助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开展党建“组团式”帮扶助交流会,馆长刘志梅教授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党建场地规划及课程设计与实施等方面作了讲话,强调校园文化建设要抓好基础馆体建设、党建长廊建设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实现“润物细无声”。

4.对接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党委组织开展“学习红色金融文化,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主题党日活动;对接广东金融学院金融数学与统计学院、外国语学院等院系全体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省级线上一流课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践基地,馆长刘志梅教授协同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示范讲解、微课录制,开展了系列货币金融文化教育教学活动。

(五)扛起文化传承的大旗,将货币金融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科普科研、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中

1.以国家级博物馆和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平台,以两个国家级平台的评估为抓手,抓好博物馆在党建、团建等红色教育活动中的思政教育、价值引领作用,将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建设成为传承中国金融文化的重要的独特的载体、广东红色金融文化展示基地。一年来承接校内外到访机构、团体近百个,服务公众三万人左右。

2.以评促建,进一步加强博物馆科普、科研、教学与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精品博物馆的定位,扎实推进博物馆在入学货币金融文化教育、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积极参与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基地的指导教师培训与复核会议,博物馆研学基地顺利通过复核评估。

顺利完成本校2023级新生入学实践教育活动,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科普大讲堂等形式向学生普及货币金融科学知识。

协同本校工商管理学院开展校一流本科课程《旅游投资融资管理》教学实践活动。博物馆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已常态化,并已辐射到省内其他高校。一年来累计为本校国际教育学院、金融数学与统计学院及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城市理工学院等多所高校或院系开展多次教学实践活动,普及了金融货币文化,提升了投资融资素养。

对接中、小学生及幼儿开展科普研学活动。广州市元府路小学、富春山居幼儿园等来馆内举办研学教育活动,协助市科协在本馆开展了两场“广州小小科普讲解员大赛”,等等。博物馆成为师生和课程教学的打卡地。

3.稳步推进文博工作,取得好的工作成效。积极参加5.18国际博物馆日、科技活动周、科普开放日、科普“五进”与市、区两级科普联合宣传等活动,在上级主管部门开展的评比中,受到一致好评。

4.强化研究功能,积极参与科学研究。馆长参加了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的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暨首届高校博物馆馆长培训班,探讨了高校博物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如何共同发展和不断进步等问题,会上刘志梅教授作了分享和交流。副馆长参加了天河区科技局组织的12家博物馆负责人实地考察及调研座谈会。此外,我馆还参与了广州科普联盟举办的广州科普联盟科普能力建设培训会、广州科学技术局与广州市教育厅联合举办的2023年广州市科普资源服务能力建设培训会、天河区科学技术学会举办的天河区中小学校技能教育会等活动。我馆再次荣获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

5.举办本校第八届货币文化节决赛,第九届货币文化节大赛,包括讲解大赛和文创设计大赛两大赛事。一校三地的学生齐响应,参赛人数突破历史记录,效果空前。

6.提升服务效能,做好校友开放日校友接待活动,赢得校友一致好评。

(六)新媒体运营及文创工作取得新突破

1.协同新快报拍摄货币科普视频,持续提高博物馆的媒体影响力。

2.完成了博物馆研学宣传视频的策划论证与招投标工作。完成了系列科普视频的前期调研与论证工作,争取2024年上线,服务更多的公众。

3.设计开发了货币文创书签与明信片。

 (七)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强化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建设

争取让志愿者在博物馆讲解大赛或科普讲解大赛等全国性赛事中获得国家级奖励,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为志愿者提供触摸历史的窗口、施展才华的舞台博物馆在2023年天河区科普讲解大赛暨2023年广州市“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大赛预赛中荣获最佳组织奖,9位志愿者获奖。

二、存在问题

安全隐患问题

1.场馆玻璃门自爆情况。馆场六楼大门玻璃几年前已爆2023年5月28日,五楼大门玻璃开始自爆2023年9月2日上午,六楼世界货币展区俄罗斯展柜玻璃开始自爆迄今,博物馆展柜已使用多年,其他展柜玻璃也存在自爆的重大安全隐患。玻璃自爆不仅存在展馆藏品被砸烂损坏的风险,更会危及到人身安全。

2.六楼天台漏水情况。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所在大楼年代久远,基本失修,天台顶防水层已基本失去作用。漏水引起博物馆内展柜和地板受水淋湿发霉,导致馆内藏品安全得不到基本保障。现展览区部分原有展柜摆放藏品的托台面已开始发黄霉变,托台的霉变会损坏藏品。馆内漏水处墙面涂料脱落,馆内墙经常掉下许多涂料碎屑和粉尘,严重影响了展区的环境和参展体验

3.用电安全情况。受漏水影响,博物馆六楼空调可能出现漏电。

4.博物馆五、六楼大门运行系统线路局部断路或错位,控制器故障,无法按密码出入。

博物馆持续建设人财物限制问题

1.博物馆现有场馆面积接待能力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教学及科普研学师生的接待需求。

2.陈列区域展柜密封保护性及布展便捷性不足,缺少馆藏文物保护环境监测设备与文物保存环境调控设备,不利于藏品的长期收藏保护。

3.数字博物馆建设投入不足,无法解决科普研学、日常培训、对外宣传与会议等需求。

4.现有地板胶已陈旧,严重影响参展体验。

5.受人力资源瓶颈限制,难以保证规范管理运作、业务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也难以通过将开展的国家级博物馆考核评估。

三、下一步思路举措

(一)持续推进迫在眉睫的馆藏安全及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

1.为保障博物馆的财产安全,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排除隐患。继续加强与基建后勤管理处汇报,争取尽早尽快对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六楼天台进行彻底维修,特别是楼顶天台进行全面的防水处理对博物馆的展柜及其大门进行升级改造。

2.打造馆内功能齐全,内部安防、消防、空调等设施完善,陈列区域展柜密封保护性及布展便捷性于一体的现代博物馆。继续推进馆藏文物保护环境监测设备(温湿度、光照紫外、有害气体等)、文物藏展设备(文物展柜、库房文物专用储藏柜、文物囊匣等)及文物保存环境调控设备(展柜所用净化调湿机、库房用恒湿柜及恒温恒湿柜、加湿除湿一体机等)的申报与购置工作。

二)以国家级博物馆评估为抓手,申请设立二级法人单位,建立健全法人治理体系

1.紧紧围绕国家级博物馆评估指标体系的178个指标进行系统深入的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做实做大做强博物馆。申请设立二级法人单位,建立健全法人治理体系。争取取得学校党委支持,搭建组织架构,设立4个核心科室,保证作为一个国家级博物馆最基础的组织条件和治理结构,实现正常运转。取得校领导支持,至少先引进5个左右专业人才。

2.进一步推进数字博物馆建设,打造数字展厅。增设互动体验设备与课程,引入更多的互动体验项目,如模拟银行业务操作、货币制作工艺展示等。

3.继续推进博物馆地板胶的修缮或更换工作。

4.完成博物馆四楼(原图书馆社科馆4楼场馆)建设的调研、信息化建设、馆藏功能布局及馆藏设施的招标、投标等工作,力争保障四楼场馆2024年12前投入开放。

(三)利用两个国家级博物馆平台,扎实推进博物馆在科普、科研、教学及人才培育中的作用

1.利用好“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天河区中小学社会实践大课堂基地”及“广东金融学院(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践基地”等平台,开展货币金融文化教育与传承。针对性开发设计科普研学课程与活动,继续推进科普研学系列视频的开发与上线工作。

2.把“研究”作为博物馆的首要功能,强化科研的支撑作用。

争取出版2本著作,发表1篇有份量的论文,申报1项省级以上项目。举办学术会议或者开展学术讲座。

(四)高质量推进博物馆宣教推广、科普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

1.重点做好新媒体运营及文创工作,取得突破。

2.高质量地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面向社会公众、校内学生等的免费开放工作。

3.举办好2024年第十届广东金融学院货币文化节,做好活动品牌宣传推广。

4.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区等各级组织开展的各项科普宣传活动和青少年科技活动。

5.积极开展 “5.18国际博物馆日”“广州市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大型户外活动的方案策划设计及实施。

6.组织参加区、市、省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等赛事,争取让志愿者在博物馆讲解大赛或科普讲解大赛等全国性赛事中获得国家级奖励,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上一条: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2024年年报
下一条: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2022年年报